close

去泰姬瑪哈陵的朋友多少都拜服在她美麗的愛情故事下,但老陳又愛打槍,個人認為泰姬瑪哈陵徵用大量民工、砍掉無數工匠之手花了22年頭3200萬盧比的民脂民膏,搞到強盛的帝國衰敗,用來編織她的元素看來只有血腥與昏庸,唯有讓老陳五體投地的,即有建築體的藝術成就與華麗壯觀,「世界文化遺產」跟「世界七大新奇景」的選定不就是以後者來評量嗎?

1

到泰姬哈瑪陵有很多迷思被美麗的傳說給糾纏著,我來舉凡一下:

◆ 迷思一:泰姬瑪哈陵的女主角叫泰姬?
◆ 迷思二:泰姬瑪哈陵是一人獨享?
◆ 迷思三:泰姬瑪哈陵是印度風格的建築?男女主角是印度人?
◆ 迷思四:晚年沙賈汗皇帝透過手裡寶石的反射遙望泰姬瑪哈陵解思愁?
◆ 迷思五:泰姬瑪哈陵是印度人最受歡迎的建築?
◆ 迷思六:泰姬瑪哈陵真的叫泰姬瑪哈陵?

以下就待我細細說來......................      

迷思一:泰姬瑪哈陵的女主角叫泰姬?

  

傳說中的男女主角

很多介紹跟部落格都把這位皇后直接叫作「泰姬」,泰姬泰姬叫的可真難聽!泰姬瑪哈陵的名字很簡單就是直接從「Taj Mahal」直接翻譯來的,Taj是皇冠Mahal是宮殿;這位皇后的本名是阿姬蔓·芭奴(Arjumand Banu Begum),真不知為何老叫這墓苦主是泰姬?

 

IMG_6799

泰姬哈瑪陵的第一道正門(後端),每週五封園,當天只有穆斯林可以從這裡進入清真寺作禱告 

 IMG_6795

泰姬瑪哈陵的第二道正門(前端)

 C360_2013-08-27-19-10-48-928

泰姬瑪哈陵的一絕:水中倒影

IMG_6817

泰姬瑪哈建物高250英尺(76.2公尺),佔地17萬平方公尺,南北長580米,寬305米,八月大熱天走上一圈可不輸給蒸氣桑拿

IMG_6816

主陵寢的左右兩旁有著磚紅色的清真寺,此為右邊的清真寺

IMG_6823

右邊的清真寺

IMG_6836

左邊的清真寺

IMG_6851

左邊的清真寺內拍

IMG_6827

從主陵往前門拍攝 

迷思二:泰姬瑪哈陵是一人獨享?

沒去泰姬瑪哈陵前,也沒做功課一直以為裡面就埋皇后一人,原來陵墓主穴放了兩口棺,皇帝與皇后在這裡永久安眠了。很多資料都顯示,泰姬瑪哈陵是1630年皇后在第14次分娩時,不幸感染產褥熱病逝。臨終前向皇上提出了個遺願:一是永遠愛自己不再娶;二是公平對待自己的子女;三是為自己建造一座豪華無比的美麗陵墓。更扯的傳說是皇帝要在河的對岸蓋一座黑色的泰姬陵相伴,並以一條橋相連。

 

未命名  

 泰姬瑪哈陵主穴室剖面圖,中間就是棺床。

問題來了,墓主穴的大理石棺中間小左邊大,明顯的皇后是主角;美麗的故事說泰姬哈瑪陵是賈汗( Shahjehan )皇帝送給皇后的愛情見證的禮物,到底賈汗皇帝有沒心思要合葬?賈汗皇帝生前有沒打算蓋自己的陵寢?難不成賈汗皇帝願意當小男人作陪葬?從賈汗他阿公阿克巴大帝陵寢看來,中間穴室只放皇帝,后妃都葬在穴外的偏室裡,從這看來真要給皇后一人獨享,可真是破世界慣例了,如果要合葬,怎麼男人當偏室?賈汗皇帝末年為了傾全國之力再建一座泰姬瑪哈陵而被兒子搞政變給囚禁了,可能是兒子為了一來成全老爸二來又省錢下,乾脆讓他們葬在一塊。 

到底沙賈汗皇帝有沒打算再建立一座陵寢,在蒙兀兒帝國文獻中是找不到任何資料的,唯一非官方的紀錄,是一位1640-1667年間遊歷印度的法國珠寶商塔維奈爾在其遊記裡提到:「沙賈汗開始在河的對岸興建自己的陵寢,不過他晚期因為與兒子們間的戰爭使他打斷了這項計劃,繼承者奧朗則布皇帝並無意承接這項工程計劃。」

縱觀帝王史,我還是相信我原先的推測---沙賈汗來不及建立陵寢就被兒子給收拾了。

值得一說的,印度教奉行火葬,不可能有棺木土葬這些東西留下,所以墓主絕對非印度教徒。

 IMG_6832

IMG_6831

棺床外有美麗的大理石屏風繞著

 

 

迷思三:泰姬瑪哈陵是印度風格的建築?男女主角是印度人?

 

IMG_6829

泰姬瑪哈陵大門的門楹上鑲寫著波斯文 

IMG_6830

他們兩算不算印度人實在不好說,但是皇帝有蒙古人種,皇后有波斯血統是確實的。蒙兀兒帝國(大陸翻成:莫卧兒帝國)是成吉思汗後裔1526「費爾干納小王國」(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打下來而建立的伊斯蘭帝國,唯一官方語言是波斯語。蒙兀兒帝國創建者巴布爾以來,一直以帖木兒皇帝後裔自居。 

去印度前還好我去了「純種印度教國家」尼泊爾,不然肯定會有所錯覺,在此之前我對印度的所有建築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又覺得它的華麗風跟印度教有那麼多的突兀,原來這就是融合大量伊斯蘭文化的風格。

值得一提的,根據根據伊斯蘭戒律,穆斯林的陵墓嚴禁過於宏偉,葬禮以簡單迅速下葬為佳。伊斯蘭聖訓記載,先知反對興建任何形式的豪奢建築,因為那會耗費世人太多財富。所以泰姬哈瑪陵的建立是有悖教義的,為愛嘛,可以輕鬆一點。

很妙吧!在印度教風行地區居然是一個穆斯林貴族集團統治,有著大批伊斯蘭世界的建築。

IMG_6834

 這裡常常有穆斯林前往朝聖

IMG_6850

圓塔頂的設計本來就是伊斯蘭建築重要的標誌,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也是融合了這項元素。

 

迷思四:晚年沙賈汗皇帝透過手裡寶石的反射遙望泰姬瑪哈陵解思愁? 

4  

從這傳說看來,拉賈汗皇帝可真是一位睹物思情的大情聖。

沙賈汗皇帝晚年因政變,被親兒子奧朗則布皇帝囚禁在阿格拉堡(Agra Fort)的一間小殿裡(如上圖)。從這殿裡可以遙望泰姬瑪哈陵(角度視覺如下兩圖),所以美麗的傳說故事就是從這裡作為淒美的結局。

我那導遊問我們上圖前端池子中間的尖柱物是啥?很多人都說是噴水柱,導遊說那是綁沙賈汗皇帝鐵鍊用的栓柱,可憐的皇帝晚年真就這樣殘度?

傳說他常在窗台遙望----但這鍊子真給它做那麼長?

傳說他晚年眼睛不好用寶石反射泰姬瑪哈陵的影子----這傳說真的很扯蛋,可以用見到鬼形容,用眼睛直接看都看不清楚了,還用寶石反射?寶石能反射出啥鬼東西,用鏡子不是更直接?真反射出來也不過一個小點而已,這樣也能自high?

IMG_6903

從阿格拉堡遙望泰姬瑪哈陵,正常人都常霧裡看花了,皇帝老眼昏花能看出啥門道?

3

你可以再靠近我一點!光學鏡頭放大下的泰姬瑪哈陵

IMG_6838

站在泰姬瑪哈陵的後端,沿著亞穆納河與阿格拉紅堡相望

 

迷思五:泰姬瑪哈陵是印度人最受歡迎的建築? 

下這註腳不知會不會被人罵死,在外國人眼中「泰姬陵」已經是代表印度的圖騰了,不然怎會名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顯然外國人把泰姬陵包裝到完美無比。

但是根據資料顯示,印度人每年只有200萬人次參觀泰姬陵,然而為於南印度的蒂鲁帕蒂神廟(Tirupati Temple)就有1200萬人次參拜,但是哪幾位看倌聽過蒂鲁帕蒂神廟?如果再提到印度教徒一生一定要去洗一次澡的恆河更別說了,懸殊之大讓我們很難想像,我相信這是真的,以朝拜的心態來看,一定會大於觀光的念頭,宗教牽引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IMG_6874

迷思六:泰姬瑪哈陵真的叫泰姬瑪哈陵?

 

很多人一定會說老陳你根本在講廢話。 

但是,從蒙兀兒帝國的官方文獻《皇帝史》中該建築不是叫「泰姬瑪哈陵」。該文獻中稱泰姬瑪哈陵為「Rauza-i Munawwara」,為「輝煌明亮的陵寢」之意。 

這泰姬瑪哈陵的名稱考證應該是由口誤而來,就好比台北天母早期因為「聽無」一詞而誤解至今。泰姬瑪哈陵一詞由歐洲的探險家及觀察家定調的,推論是因當時他們到訪阿格拉時,因為當地居民稱其皇后為「泰姬瑪哈」,並說這是泰姬瑪哈的墓,加上歐洲人大力的渲染,久而久之泰姬瑪哈陵的口語名稱大過於正式名稱。 

 

印度對泰姬瑪哈陵無微不至的呵護

進入泰姬瑪哈陵前一段路,第一關卡就必須要換電瓶車接駁,再來第二關卡需要步行至安檢門前用X光檢查隨身包。

過安檢門一定要注意禁止攜帶物:武器爆裂危險物品、尖銳金屬物品、有顏色液體(限小瓶透明包裝水)、任何食物、備用電池、三腳架、電子用品(手機相機除外)。這些都明文規定可見囉嗦到不行。

在進入泰姬瑪哈陵白色主基座前,必須要脫鞋,不然就穿上鞋套才准踏入雪白的大理石地板,上樓梯的梯板也是用木板保護著,從這裡可以看出印度政府對泰姬瑪哈陵的極至用心。最近酸雨對大理石的侵害也是一個很頭痛的課題。

2  

1

印度到處都在安檢啦,無論酒店、機場、重要觀光區,一直都要安檢。看來印度恐怖攻擊的頻率跟報上說的一樣多。 

IMG_6821

進入朝聖人人都要光腳ㄚ或是穿鞋套

IMG_6826

 大理石梯都用木板保護著

IMG_6824

由左後方看泰姬瑪哈陵

IMG_6839

泰姬瑪哈陵的後門

IMG_6840

泰姬瑪哈陵前的大理石廣場,八月末非觀光季,每個景點人潮不多,連外國人都罕見,出乎我意料 

IMG_6841

泰姬瑪哈陵的左側廣場

IMG_6853

從左清真寺虧探泰姬瑪哈陵

IMG_6867

 C360_2013-08-27-15-40-50-069  

印度詩人泰戈爾形容泰姬哈瑪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 (tear on the face of eternity)」,這話已經被不少人公幹過,因為他沒見到泰姬哈瑪陵不可見光的那一面。為了兩人愛情的私慾,賠上的是帝國與人民的生命及命運,看到泰姬哈瑪陵,您總不會因為看到貼上北洋水師經費建立的頤和園而來崇拜慈禧太后老奶奶吧?

我個人來替泰姬哈瑪陵下一個新註解:永恆面頰上的一滴血淚

IMG_6880   

arrow
arrow

    天璜貴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